滇军追红军太拼命龙云一纸电令:再乱跑军饷全断!
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长征走到云贵川交界的山区处境艰难。 蒋介石调集了40万大军围堵这支只剩下大约3万7千人的队伍。 蒋介石这招狠辣既想消灭红军又想借机消耗地方军阀的武装力量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云南的当家人龙云早就看穿了蒋介石的算盘。 他明白如果让滇军去和红军死磕拼个两败俱伤最后得利的只能是等着捡便宜的中央军云南的地盘也就难保了。
所以当蒋介石命令地方军阀配合追击红军时龙云虽然指派了滇军司令孙渡率领第三纵队开赴贵州在出发前他特意叮嘱孙渡:动作要有千万别真打硬拼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表面上要服从蒋介石的命令背地里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孙渡带着部队去了贵州事情的发展很快偏离了龙云的预想。 3月21日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其中红九军团机智地伪装成红军主力向着贵州省会贵阳方向挺进摆出了一副要攻打贵阳的架势。 蒋介石在贵阳坐镇指挥听说红军主力扑过来了吓得够呛周围兵力空虚他急忙发电报严令距离相对较近的滇军孙渡部火速赶来“救驾”。
接到电报的孙渡似乎立功心切把龙云“保存实力”的嘱咐抛在了脑后。 他二话不说带着滇军最精锐的部队像一阵风似的狂奔向贵阳。士兵们咬着牙拼命赶路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跑完了超过五百里的崎岖山路。 当他们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却队列尚算整齐地出现在贵阳城外时城头上的守军老远就能看到飘扬的滇军旗帜。
孙渡进城拜见蒋介石。 蒋介石看到援兵如此神速赶到简直是喜出望外。 他亲自接见孙渡使劲拍着他的肩膀大加赞扬称他是“忠勇之将”。 为了激励孙渡和滇军更加卖力地为他围剿红军蒋介石当场宣布:赏赐孙渡个人二万块银元他手下的几个旅长每人赏一万块银元! 更让孙渡惊喜的是蒋介石还破格将他从中将军衔提升为陆军中将给了天大的面子。
正当孙渡在贵阳接受嘉奖、志得意满之时远在昆明大本营的龙云收到孙渡的报告顿时怒火冲天。 在龙云眼里蒋介石的慷慨封赏背后藏着无比险恶的用心。 什么银元、什么中将头衔统统都是诱饵目的就是让孙渡更加拼命去追击红军好把滇军这支龙云的家底彻底消耗光去当蒋介石的炮灰。 孙渡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这么卖力地远距离驰援贵阳差点把滇军跑断腿累散架龙云怎么能不气炸? 这完全是拿着云南的兵去替别人卖命把自己的老本往火坑里推。
刻不容缓龙云立刻命令秘书给孙渡发去措辞极为严厉的电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立刻停下来! 以后再敢不请示就擅自乱跑所有军队的经费立刻切断!”龙云深知仅仅靠一封电报可能镇不住已经被蒋介石洗脑、头脑发热的孙渡。 为了确保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他还额外派出了自己的亲信随员骑着快马星夜兼程赶赴贵阳附近孙渡的驻地去现场监督孙渡防止他再轻举妄动。
孙渡收到这份措辞严厉的“最后通牒”电报时正待在贵阳城外一个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 打开电报一看那句“经费全断”他的手都不自觉地抖了一下。 他抬眼望向赤水河方向红军主力早就巧妙地跳出了包围圈跑得无影无踪。 他的士兵们还在泥泞中疲惫地收拾行装。 孙渡太清楚了军队一旦断了粮饷和经费就等于失去了筋骨离散伙也就不远了。 龙云捏着财政命脉这一招直接掐住了滇军的命门。 面对龙云的强硬命令和亲信就在眼前盯着这位刚当上中将的司令不敢违抗只能极不情愿地下令:部队收拾东西马上撤回昆明。
然而孙渡撤回了昆明局势却并未平息。 时间到了4月下旬红军主力出其不意地掉头进入云南境内! 红军连续攻克了马龙县、宣威县和嵩明县这几个地方。 4月29日这一天红一军团更是一支奇兵突袭了位于昆明北边郊区的杨林兵站。 这里储存着大量国民党的军用物资红军毫不客气地缴获了急需的粮食、药品、弹药等补给。 消息传到昆明城内顿时满城风雨。 老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觉得滇军没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让红军在云南如入无人之境实在太丢脸面。 巨大的舆论压力让龙云倍感难堪。
龙云站在五华山山顶省政府大楼的楼顶忧心忡忡地看着昆明的街道。 他知道此时民心不稳必须采取措施安抚。 一方面他努力向城内民众喊话尽力稳定民心和恐慌情绪;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把原本用于追击红军而分散调离的剩余两个滇军旅紧急调回昆明加强城防。 可即便如此昆明的兵力相对于红军的兵锋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无奈之下龙云玩了一出险招:他故意摆出重兵防御昆明、摆起“空城计”的架势虚张声势试图拖延时间能拖一天算一天主要目的就是避免红军直接进攻昆明这个要害核心。
龙云的“空城计”和对红军在云南活动的相对克制引起了蒋介石的警觉和不满。5月初蒋介石准确地判断出红军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是要强渡金沙江从而彻底跳出包围圈。 他绝不愿意看到红军就此从容逃脱于是又一次紧急电令刚刚回师不久的孙渡:立刻率领滇军北上去滇北(大致是今天的金沙江沿岸地区)堵截红军务必将红军消灭在渡江之前!
这一次孙渡有些摇摆他在回电给蒋介石时提到上级(指蒋介石)甚至还提出要求滇军一直追击进入四川境内。 这个消息再次刺激到了龙云敏感的神经。 蒋介石竟然要命令滇军离开云南本土进入邻省四川? 这简直是要把滇军往千里之外送彻底消耗在陌生的土地上! 龙云闻讯差点拍烂了桌子。 他再也不能容忍蒋介石这样明目张胆地指挥和企图消耗自己的嫡系部队了。
于是龙云亲自拿起笔用更加严厉、更加不留余地的措辞给孙渡再次发出措辞强硬的电报:“绝对不允许再向前追击一步! 哪个队伍或个人胆敢再往北走军需供应和经费立即全部停止! 不管是谁下达的命令(暗指蒋介石)都给我掂量清楚后果再行动! ”这份电报意思极其鲜明摆明了告诉孙渡:蒋介石的命令你耳朵听听就算了别当真;真正掌握你们滇军命脉、掌控钱粮军需的是我龙云你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身在滇北前线的孙渡接到这份“断粮令”心情无比沉重。 他和手下几个主要的军官一商量底下的军官们对长途跋涉追击红军早就怨声载道极度疲惫根本不愿意再跑到四川那么远的地方去。 孙渡考虑到龙云切断经费的严重后果和军队内部的厌战情绪意识到自己毫无选择余地只得硬着头皮带着部队放弃了追击计划再次后撤踏上了返回昆明之路。
当孙渡带领滇军撤回昆明踏入云南省政府的大厅时立刻遭到了龙云劈头盖脸、毫不留情的训斥。 龙云情绪激动甚至直接指着军事地图质问孙渡为什么如此不顾云南的安危和利益为什么把滇军往死路上推。 孙渡只能低着头用带着委屈的语调辩解道他只是想听从“最高统帅”(即蒋介石)的号令行事。龙云一听这话不禁发出一声冷冷的讥笑。 他毫不客气地提醒孙渡也提醒着在场的所有人你们滇军的“衣食父母”真正给你们发粮饷、提供武器支撑这个军队的人到底是谁!
龙云这番毫不客气的训斥和他的杀手锏“断粮令”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从这次严厉的训话之后在整个关键的1935年5月上旬滇军再也没有对红军组织起像样的、认真的追击行动。 红军在刘伯承等将领的出色指挥下抓住这个短暂极其宝贵的时机窗口于1935年5月3日到9日期间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从多个渡口成功渡过水流湍急、天堑般的金沙江彻底甩掉了国民党各路追剿大军的主力掌握了长征路上的战略主动权。
这一次龙云凭借他的强硬手腕和对军需的绝对掌控(主要就是通过“断粮令”逼迫孙渡就范)暂时保全了滇军的骨干力量避免了这支军队在追击红军的过程中被彻底拖垮的命运也为云南在复杂的局势下暂时保留了一点实力和自主的空间。 不过蒋介石对云南这个西南重要省份的觊觎之心并没有丝毫消减。
就在第二年1936年当贺龙、萧克领导的红二、六军团长征路过云南北部地区时蒋介石抓住机会又一次强压龙云动用滇军部队参与堵截围剿。 这一次龙云无法完全抗拒中央的命令结果滇军在追击过程中果然遭遇了不少损失。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龙云倒不含糊。 当年8月他亲自前往南京参加国民政府举行的国防会议。 会议结束后龙云迅速返回云南雷厉风行地组建了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任命他信任的将领卢汉为军长。 这支全新的滇军部队包含了第182师、第183师和第184师总兵力达到了四万多将士。
1937年9月9日第六十军在昆明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誓师大会随即开赴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 滇军将士先后参加了惨烈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在战场上打得英勇顽强让云南子弟兵的威名在抗日战场上响亮起来。 然而蒋介石也同时利用抗战这个特殊时期借“巩固大后方”和“军事需要”的名义开始加紧向云南渗透中央的势力。他在昆明安插了大量的中央军机构和人员。
1942年这一渗透达到了一个关键点。 蒋介石任命他的心腹大将杜聿明为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并兼任昆明防守总司令。 这一任命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试图逐步掌控云南的军事防务乃至地方政权。 龙云当然察觉到了这种蚕食企图他尽力利用自己在云南的权力和影响设置障碍进行抵制限制中央军在云南的活动范围和权限。 为了增强对抗蒋介石的力量龙云甚至在1944年秘密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这个民主党派组织并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南方局负责人秘密接触共同探讨反蒋的策略和途径。 即使有这些努力来自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压力日渐沉重龙云在云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处境日益困难。
最终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后不久1945年10月蒋介石认为彻底解决云南问题、清除龙云这个西南割据势力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巧妙利用了滇军主力(包括卢汉率领的部队)奉国民政府之命前往越南接受日本投降、后方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突然发动了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军事政变史称“五华山事变”。 蒋介石指使已经掌控了昆明部分防务的杜聿明率领装备精良的中央军部队包围了位于昆明市中心五华山的云南省政府所在地。 龙云手头仅剩的少量卫队武装被迅速解除武装。龙云本人也被强大的中央军围困在省府大楼内陷入绝境。 蒋介石随后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一边武力威逼一边开出虚职的空头支票最终成功迫使龙云屈服交出了他在云南经营多年的军政大权。龙云被裹挟着离开昆明前往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名义上担任了职位看起来很高毫无实权的军事参议院院长职务实际上遭到了蒋介石软禁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盛达优配-专业炒股配资咨询-股票配资有哪些门户网-168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