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记载了一位人物,他外貌英俊,堪比古代美男子潘安,因而吸引了众多女子的倾心,其中不乏京城著名的歌姬李师师。这位人物正是天巧星,人称浪子燕青。
此外,他精通吹拉弹唱等才艺,无所不能,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形象。
燕青虽然被赞誉为“十全十美”,却做出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放弃了晋升和财富的机会,选择携带一担珠宝,从此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燕青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即便是李逵这样的桀骜不驯之辈,对宋江的言语也常常置若罔闻。然而,面对燕青,众人却只能恭恭敬敬地倾听。
燕青显然具备出色的交际技巧,然而这让人困惑,这样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燕青,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行为呢?
“报恩”这两个字燕青发挥得淋漓尽致
燕青自小便失去了双亲,开始了流浪乞讨的日子,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卢俊义。
卢俊义视他为心腹,悉心栽培,不仅教会他熟练运用弩箭,精通相扑技艺,还让他涉足各行各业,燕青因此多才多艺,无论是吹奏乐器还是弹唱歌曲,都无一不精。
尽管燕青自幼便跟随卢俊义左右,未曾遭遇过什么重大风浪,然而他在卢俊义身边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深受其影响,耳闻目睹了许多关于朝廷与人际交往的智慧,因此他的生活显得异常清晰透彻,对于许多事情的结局和趋势,他都能进行深入的分析。
宋江坐上梁山泊首领之位后,吴用意图构建“三足鼎立”的格局以促进梁山泊的进一步壮大,于是他开始考虑卢俊义的可能性。
为了使卢俊义能够加入梁山,他精心策划了一个计策,即假装成算命先生,诱使卢俊义前往梁山。
燕青察觉到算命先生的话语中暗藏梁山泊的计谋,对此持有异议。他深知,若一旦加入梁山,沦为草寇,便等同于与朝廷为敌,自身生命安全也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从这处可以观察到燕青的聪明才智,能够辨识出其中的曲折复杂,并且能够剖析出梁山好汉的优劣之处。
遗憾的是,卢俊义被所谓的“算命先生”预言的“血光之灾”所惊吓,一心只想着保命,因此对于燕青的言辞,他一个字都未曾听进去,最终毫不犹豫地跳入了吴用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果不其然,卢俊义行至梁山途中遭遇了伏击,身边陪同的还有他的得力管家李固。宋江表面上假装热情,意图挽留卢俊义在梁山多住几日,却示意李固先行离去,并向管家透露卢俊义已正式成为梁山泊的一员。
李固听闻此言,惊恐不已,急忙奔回家中,心中暗自盘算,认为这是天意相助。他与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本就有着隐秘的私情,加之卢俊义家财万贯,不趁机分一杯羹实在可惜。
翌日,李固对卢俊义的现状置若罔闻,径直向官府举报,指控卢俊义已投奔梁山泊,沦为山贼。
即刻与卢俊义的配偶贾氏公开交往,将过往的私情彻底抹去。与此同时,为了削弱卢俊义的心腹势力,燕青被逐出家门。
燕青自离开卢府,只得靠乞讨维生。为了解救自己的恩人卢俊义,他暗中留意,持续搜寻着可能的机会。
察觉到官府并无任何行动,李固担心卢俊义会重新集结势力,于是再次前往官府提起诉讼,指出卢俊义久未归家,已沦为山贼,并且他们正密谋进攻大名府。
梁中书闻言,其手下顿时豁然开朗,意识到无法挽留卢俊义,遂下令将卢俊义拘捕,并将其关押于牢狱之中。
随后,得益于梁山好汉的协助,卢俊义的死刑判决被改为流放。在流放途中,燕青暗中射出冷箭,成功击毙了押送官差,从而救出了卢俊义。
此刻卢俊义面临抉择,燕青建议他只能选择投奔梁山泊。昔日燕青对梁山泊充满厌恶,但如今却不得不前往,原因无他,只为报答救命之恩——卢俊义,期望他能过上平静的生活。
为了走“招安”的道路,燕青浑身解数地使出了所有的本领
卢俊义加入梁山后,不仅使得梁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更使得梁山开始迈向了“招安”的征程。
为了踏稳这条道路,宋江日复一日地琢磨着如何通行,深思熟虑了许久,既然强硬手段行不通,便转而寻求柔性策略,期盼能有人于宋徽宗耳边轻声进言。
他心中浮现出京城著名的歌姬——李师师的形象,那么要如何结识这位李师师呢?唯有派遣燕青前往。
燕青那俊秀的面容吸引了李师师的注意,更关键的是他精通吹拉弹唱,这使得李师师对他愈发迷恋。幸运的是,燕青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事业,并未沉溺于情感的纠葛之中。
李师师毫无保留地吐露了对燕青的倾慕之情,然而燕青却难以直接拒绝,担忧这样一来会影响梁山好汉走向招安之路。于是,这位情商高超的燕青便提议与李师师结为姐弟。
考虑到燕青的未来发展,他竭尽全力,在宋徽宗的耳边轻声细语,巧妙地施加影响。
不久之后,宋徽宗与燕青有过一面之缘。宋徽宗并无宏图大志,他偏爱音乐与歌唱,恰好燕青擅长此类技艺,因而赢得了宋徽宗的青睐。
燕青善于察言观色,趁着宋徽宗心情放松之际,成功地将赦书送达梁山泊,同时亦将梁山泊渴望归顺朝廷、为国家效力的意愿传达给了宋徽宗。
燕青展现出他多面手的个性,不仅与李师师、宋徽宗建立了良好关系,还与宿元景交情深厚,这使他得以妥善处理诸多事务。如此一来,宋徽宗最终颁发了招安的圣旨。
既然要走招安的道路,跟随卢俊义参与大大小小的战役
梁山泊的英雄们在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后,便投身于为朝廷而战的行列。燕青素来心性豁达,他看透了梁山众好汉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于是决定只与卢俊义为伍,如此一来,方能保全自身。
那时的燕青,全神贯注于事业,他紧随卢俊义的脚步,参与了对抗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敌对势力的战斗,并在其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武力。
方腊战役之际,梁山泊的108位好汉损失惨重,大约八成之人英勇捐躯,可谓是元气大伤。然而,历经磨难终见曙光,朝廷有意赐予他们官职和爵位,这一光荣的时刻即将降临。
燕青面对如此境遇,深感在朝廷之中难以立足。皇帝昏庸无能,奸佞之臣把持朝政,更有梁山好汉曾与高俅、蔡京等权贵结怨,如此鱼龙混杂的朝廷,单凭一己之忠诚,实难站稳脚跟。
尤为关键的是,当时宋朝面临众多外敌的威胁,然而宋徽宗缺乏远见,对于如何有效抵御这些外敌,他并无高明之策,长期依赖高俅、蔡京等奸佞之臣的决策。
既然当前局势如此混乱,再加上皇帝本人并不值得为之付出生命,那么又何必留在那里去争取一个官职呢?
燕青向卢俊义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卢俊义放弃从政,转而选择隐居生活。他认为,即便没有丰厚的财富和显赫的地位,至少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遗憾的是,卢俊义对燕青的建议置若罔闻,固执己见,坚信自己多年来为朝廷南征北战,不就是为了那封官加爵的一日吗?为何要轻易放弃?即便朝廷昏庸,但至少有官职在身也就足够了。
燕青听闻卢俊义的话语,深知自己报答恩情的使命已然完美落幕。他不仅曾救卢俊义于危难之中,与他一同投奔梁山,成为草寇,更是伴随他南征北战,度过了无数岁月,对他养育之恩的回报,已是绰绰有余!
燕青后来向宋江递上了一份告别之信,同时携带了一担贵重珠宝。想那宋江、卢俊义等人,既将步入仕途,自是少不了金银财宝,即便未能如愿以偿;若是钱财落入高俅等人之手,实在是太过可惜!再者,燕青虽无显赫战功,但多年来亦付出了诸多辛劳,这些财富为何不归自己所有?
尤为关键的是,他们共同下定决心将李师师带往远方,隐去真实身份,过上平凡的生活,这无疑需要一定的财富作为支撑,否则日常生计可能会颇为不易。
燕青是个洞悉世事的智者,他对朝廷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了如指掌,深知在朝中难以站稳脚跟,因此选择适时退身。
然而,卢俊义与宋江的命运结局颇为凄凉。卢俊义不幸中了高俅的诡计,误食了含有水银的饮食,最终因中毒而离世。宋江则饮下了高俅所准备的毒酒,同样不幸地离开了人世。
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明哲保身才是真
燕青这一角色,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赋予了他众多赞誉之词,无论是其外貌、气质还是才艺,都得到了多角度的描绘,这充分表明施耐庵对燕青这一人物情有独钟。
然而,这样一个出色的男子,在动荡的年代里竟能保持出奇的清醒,与宋江、卢俊义相较,燕青的人生哲理显然更胜一筹。
燕青对于每一件事的发生,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他不会盲目跟随潮流,因而能更准确地判断当前的局面,预见到事情可能的发展结果。
燕青虽然拥有过人的本领,遗憾的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幸而他活出了自己的风采。他深知荣华富贵皆是转瞬即逝的幻影,在这世间生存,最为关键的是求得一份安宁与平静。
因此,燕青在向宋江、卢俊义等人道别之后,手提一担珠宝离去,这象征着,燕青即将踏上新的生活旅程,不再依赖任何组织群体,而是要切实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燕青取走了那批珠宝,同时向宋江与卢俊义明确告知,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此断绝,他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盛达优配-专业炒股配资咨询-股票配资有哪些门户网-168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